衛教天地

日期 分類 標題 附加檔案
2016/01/04

                                   高血壓衛教

高血壓之定義

高血壓的定義是「動脈血壓的持續升高」,當至少兩次不同時間測量之血壓數值: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即要懷疑有高血壓之可能。
分類
1.原發性高血壓:佔所有高血壓之90~95%,找不出特定致病原因,可能是多重因素,包括:
1遺傳基因2環境因素,如長期情緒緊張3飲食,攝取過多食鹽及高油脂類4肥胖5老化
2.續發性高血壓:是可找出特殊病因之高血壓。
症狀
高血壓初期是沒有症狀的,大部份高血壓沒有症狀,於體檢時才發現血壓升高。症狀包括:
1頭痛:枕部頭痛、後頸部僵硬、最常發生在清晨、併有噁心、嘔吐、嗜睡2眩暈、臉色潮紅、疲倦3視力模糊4夜尿5心絞痛6下肢水腫,運動時呼吸因難7視網膜出血和有滲出液。

預防高血壓之方法

1.飲食的限制
(1)採低鈉、低油、低熱量、高纖維的飲食,含鈉高食物宜禁食,例如乳酪、燻雞、香腸、肉醬、醬菜、罐頭食品等等。
(2)少攝取飽和性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例如豬油、內臟、牡蠣、蛋黃。 
(3)少食用刺激性及含碳酸的飲料,飲用咖啡、茶、可樂,因含咖啡因會加重心臟負擔。
2.適當的運動:
(1)一個有計劃、適當的運動計劃是有益的,例如每天散步30~60分鐘,是非常好的運動。
(2)鼓勵從事有興趣的消遣活動,但不可感受到壓力,例如種花、養鳥。
(3)平常應避免提重物或高處取物,因為閉氣用力血壓會升高。
3.日常生活保健:
(1)冬天應適當保暖,外出時應戴帽子、手套。
(2)冬天洗澡的水溫不可太高,一般以40℃最安全。
(3)戒菸,因菸中含有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使末稍阻力增加,血壓升高,產生心肌缺氣(心絞痛)的症狀。
(4)減少壓力,保持情緒平穩。
(5)每天睡眠充足,生活規律。
(6)控制體重。

血壓自我監測的重要性

高血壓未妥善治療,將使血壓繼續升高,繼而使血管 、腦部、心臟、腎臟、眼睛等處發生併發症,例如:腦中風、心室肥大、狹心症、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腎臟衰竭、尿毒症及眼底出血、視力障礙等疾病。高血壓會形成全身血管管壁壓力升高,造成腎臟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進而導致慢性腎臟病的發生與病情惡化;糖尿病患更應定期量血壓以預防腎病變、腦中風及心臟病的發生。

正確量血壓

1. 放鬆心情,坐著休息 5 - 10 分鐘再量。

2.量血壓前三十分鐘應避免抽煙及飲用咖啡因飲料。

3. 測量時,手臂應支撐在與心臟同高之位置。

4. 每日需監測早上睡醒時及睡前血壓,並於服用降血壓藥物前監測。

5.量非慣用手臂(如:右撇子量左手),或血壓較高的那一手為基準。

6.紀錄每日血壓值並於回診時帶回給醫生作為用藥之參考。

                                    ※血壓標準值    

 

收縮壓(mm Hg)

舒張壓(mm Hg)

正常血壓

< 120

< 80

高血壓前期

120-139

或80-90

高血壓

≧ 140

或≧ 90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99年高血壓防治手冊)

 

                                                                ※血壓監測之目標值

 

收縮壓

舒張壓

醫療院所

140

90

早上

135

85

睡前

120

70

居家

135

85

                                                            建議以居家血壓量測做為血壓監測及治療之依據

按我下載
2016/01/04

 

痛風飲食指導

一、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血中尿酸過高所引起的突發性關節炎。以廣義的定義,“痛風”是一個症候群,完全表現出來時會有:

(1)血中尿酸值增加(高尿酸血症)(2)反複發作,具有特性的關節炎(3)痛風石形成,並造成關節變形(4)尿酸結晶沈積,引起腎病變(5)尿酸性尿路結石

二、什麼原因會引起高尿酸血症?

尿酸是普林經肝臟代謝而產生,普林則來自於我們所吃進的食物及我們自身體內的細胞。所以吃含高普林之食物之後,血液中的尿酸會增加。例如:黃豆、海產類。這些增加的尿酸大部份由腎臟排出體外,所以,腎臟功能有問題時,不利尿酸的排除,也會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加。某些藥物如利尿劑、酒精的使用,也會抑制尿酸的排泄。

三、血中尿酸值要多高才算是高尿酸血症?

男性血中尿酸值在7.0mg/dl 以上,而女性血中尿酸值在6.0mg/dl 以上就算高尿酸血症了。

四、尿酸高的患者如何預防痛風及其併發症的發生?

(1)服用降尿酸藥,使血中尿酸值降到7.0mg/dl 以下。

(2)禁酒,因為酒精會使尿酸的產生增加,卻使尿酸的排除減少。

(3)維持理想體重。

(4)忌食普林含量高的食物(如:豬肝、腰子、豬腦…)海產類的食物(如:蝦子、蚵仔、鮑魚、沙丁魚…),含酵母類的食物(如:養樂多、醱酵乳…),肉腸、香腸…等,都屬於普林含量高的食物,應避免食用。豆類(如:綠豆、紅豆、蠶豆、豌豆、四季豆…),菌苦類(如:香菇、草菇),及少部份的蔬菜(如:蘆筍、花菜、菠菜)等都是屬於普林含量略高的食物,也不宜多食。在急性期更應禁止食用。而大部份的蔬菜、水果及主食類的食物(如:米飯、麵類、米粉…),牛奶製品,蛋類等皆是普林含量低的食物,可任意食用。

(5)養成多喝開水的習慣,可促進尿酸的排泄,同時亦可減少尿路結石形成的機會。

限制普林飲食食物表

食物類別

可以吃

適量吃

避免吃

奶類

各種乳類、乳製品

 

 

肉、蛋類

雞蛋、鴨蛋、皮蛋

雞肉、雞心、雞胗、豬肉、牛肉、內臟類、羊肉

雞肝、鴨肝、雞腸、豬腸、牛肚

魚類及製品

海參、海蜇皮

秋刀魚、鰻魚、烏賊、蝦、螃蟹、蜆仔、魚丸、鮑魚、魚翅、沙魚皮

白鯧魚、吳郭魚、白帶、沙丁魚、鯊魚、小管、草蝦、牡蠣、干貝、小魚干

五穀根莖類

糙米、白米、糯米、米粉。小麥、燕麥片、麵粉、麵線、通心粉、玉米、小米、高梁、馬鈴薯、甘薯、芋頭、冬粉、太白粉、樹薯粉、藕粉

 

 

豆類及製品

 

豆腐、豆干、豆漿、味增、紅豆

黃豆、發豆類

蔬菜類

白菜、空心菜、芥菜、芥藍菜、高麗菜、芹菜、雪裡紅、韭菜、苦瓜、小黃瓜、冬瓜、絲瓜、胡瓜、茄子、青椒、胡蘿蔔、蘿蔔、洋蔥、蕃茄、榨菜、芫荽、蔥、薑、蒜頭、辣椒

青江菜、金針菇四季豆、皇帝豆、碗豆、洋菇、鮑魚菇、海藻、海帶、金針、銀耳、白花菜

豆苗、黃豆芽、蘆筍、紫菜、香菇

水果類

柑橘類、蓮霧、葡萄、蘋果、水梨、楊桃、芒果、木瓜、枇杷、鳳梨、蕃石榴、桃子、李子、西瓜、哈蜜瓜、香蕉

 

 

油脂類

各種動植物油、瓜子

花生、腰果

 

其他

葡萄乾、龍眼乾、蕃茄醬、糖果、冬瓜糖、蜂蜜、果凍

乾昆布、花生、醬油

肉湯汁、雞精、火鍋湯酵母粉養樂多

 

按我下載
2015/10/08

慢性腎臟病飲食須知  

 ※低蛋白質飲食

        富含蛋白質食物有:魚、肉、蛋、奶、豆類,腎臟病患者若攝取過多蛋白質,將加速腎臟破壞,所以建議每人每天約攝取2~4兩的肉類(1兩=37.5公克,約3根手指大小),並且遵照營養師建議的飲食計畫。

           
           
 
 

※低磷飲食(不淋肉湯,少喝大骨湯)     含磷高食物    (避免食用)。

1.內臟類:豬肝、豬心、雞胗。

2.乳製品:乳酪、優格、優酪乳、發酵乳、起司、奶精。

   3.全穀類:五穀飯、蓮子、薏仁、糙米、紅豆、綠豆、全麥製品,小麥胚芽、栗子。

   4.乾豆類:黑豆、蠶豆。

   5.堅果類:花生、杏仁果、開心果、腰果、核桃、芝麻。

   6.其他:健素糖、酵母粉、可樂、汽水、蛋黃、可可粉、魚卵、魚(貢丸)、肉鬆、養樂多、冰淇淋。

       
       
 

※低鉀的食物                                                                                                   

 1.避免攝取含鉀高的食物

    2.禁食:楊桃、薄鹽醬油、低鈉鹽。

    3.可少量食用:

                         水果類:美濃瓜、哈密瓜、木瓜、奇異果、番茄、草莓、釋迦、香蕉、柳丁、榴槤。(一天不超過兩份)

                         蔬菜類:紫菜、木耳、波菜、深綠色蔬菜。

                               飲料:咖啡、茶、雞精、人蔘精、濃縮果汁、精力湯、運動飲料、青草茶、梅子汁。

                         其他:巧克力、番茄醬、乾燥水果乾、藥膳補湯、生菜。

     4.減鉀小技巧:蔬菜先用滾水燙煮過後撈起,再以油炒或半調味。

 
   

※低鹽飲食

  1. 禁食含鹽分高的食物
  2. 醃、燻、滷製食品:梅干菜、泡菜、雪裡紅、榨菜、火腿、香腸、燻雞、魚肉鬆、魚乾、皮蛋、鹹蛋、滷味。
  3. 罐頭食品:醬瓜、鮪魚、肉醬、豆腐乳、沙茶醬、豆瓣醬、番茄醬、烏醋、味曾。
  4. 加鹽冷凍蔬菜:豌豆莢、青豆仁。
  5. 其他:麵線、油麵、速食麵、蘇打餅乾、蜜餞、脫水水果

  ※限制水份

       原則:慢性腎臟患者,若有少尿現象,每日水份,需比以前一天的尿量在加上1500毫升~2000毫升的水分來估計,          或以不發生水腫為原則(每日體重變化不超過0.5公斤)。

按我下載
2015/10/08

血壓自我監測

※血壓定義

血壓是血流擊血管壁所產生的一種壓力;收縮壓─心臟收縮時,所測得血管壁所承受壓力;舒張壓─心臟舒張時,所測得血管壁所承受壓力。

※血壓自我監測的重要性

高血壓未妥善治療,將使血壓繼續升高,繼而使血管 、腦部、心臟、腎臟、眼睛等處發生併發症,例如:腦中風、心室肥大、狹心症、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腎臟衰竭、尿毒症及眼底出血、視力障礙等疾病。高血壓會形成全身血管管壁壓力升高,造成腎臟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進而導致慢性腎臟病的發生與病情惡化;糖尿病患更應定期量血壓以預防腎病變、腦中風及心臟病的發生。

正確量血壓
1. 放鬆心情,坐著休息 5 - 10 分鐘再量。

2.量血壓前三十分鐘應選免抽煙及飲用咖啡因飲料。

3.測量時,手臂應支撐在與心臟同高之位置。

4.每日需監測早上睡醒時及睡前血壓,並於服用降血壓藥物前監測。

5.量非慣用手臂(如:右撇子量左手),或血壓較高的那一手為基準。

6.紀錄每日血壓值並於回診時帶回給醫生作為用藥之參考。

 

血壓標準值

 

 

 

收縮壓(mm Hg)

舒張壓(mm Hg)

正常血壓

 

< 120

< 80

高血壓前期

 

120-139

或80-90

高血壓

 

≧ 140

或≧ 90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99年高血壓防治手冊)

 

 

血壓監測之目標值

 

 

收縮壓

舒張壓

醫療院所

 

140

90

早上

 

135

85

睡前

 

120

70

居家

 

135

85

建議以居家血壓量測做為血壓監測及治療之依據

 

按我下載
2015/10/08

認 識 胰 島 素

     Ø  什麼是胰島素?

      胰島素是一種胰臟所分泌的賀爾蒙,它能協助醣類代謝降低血糖。

      Ø  為什麼需使用胰島素?

       當胰臟負責分泌胰島素的細胞老化且口服降血糖藥物已使用至最大量仍無法控制血糖時,代表胰臟分泌胰島素細胞功        能衰竭,此時需藉由胰島素注射來補充。目前研究顯示提早使用胰島素可以使血糖控制更好預防併發症,可以減輕胰        臟負擔保存現有功能減緩功能喪失速度。

      Ø  什麼人需要胰島素治療?

1.      第1型糖尿病患者

2.      妊娠糖糖尿病患者

3.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

l   控制不良者:如空腹血糖經常大於250mg/dl或HbA1c大於9%患者

l   明顯肝腎功能障礙者

l   口服藥治療過敏者

l   生病或手術時

      Ø  胰島素種類?                              

       可分成速效、短效、中長效、長效、超長效、預混型胰島素等。

      Ø  胰島素治療有什麼副作用?

1.      低血糖:若配合適量胰島素劑量、注射時間及定時定量飲食可避免低血糖發生。

2.      體重增加:臨床所見:通常體重平均增加2-3公斤。

3.      脂肪異常硬塊:若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易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肥厚形成硬塊。

4.      胰島素過敏:目前採用改良精純的人類型胰島素,過敏情形很少發生。   

Ø  胰島素藥物貯存:

 

1.      未開封2-8℃,可依有效期限存放。

2.      室溫勿超過30℃,可放一個月。

3.      旅行時胰島素不可置於身上的衣服口袋及車內或飛機行李艙中。

4.      筆形注射器若在使用中,可不用置放於冰箱。

5.      使用前先檢查胰島素有無沉澱、變色、雜質、結霜或其它變化,若有以上現象應停止使用。

 

射胰島素的疑問

      一、胰島素能不能口服?

      胰島素在胃中會被消化液破壞,口服沒有療效,目前已注射方式效果最佳。

       二、接受胰島素治療會導致洗腎或失明嗎?       

1.胰島素本身不會導致洗腎或失明,而是因為長期血糖控制不良,血管發生病變才會造成洗腎或失明。

2.當糖尿病長期控制不良者已發生腎病病或視網膜病變時才接受胰島素治療,此時已無法挽回腎臟及眼睛健康,最後導致失明或腎衰竭。

三、胰島素要打一輩子嗎?

1.胰島素是身體自行分泌的賀爾蒙,每個人都需要它,所以補充胰島素不會有成癮問題。

2.使用胰島素者仍有機會換回口服降血糖藥物,但先決條件是必須配合醫師治療目標,將血糖控制在正常值內,同時胰島素需求量逐漸減少直至停止注射。

3.當停止胰島素治療改回口服降血糖藥必須用心控制好血糖,因分泌胰島素細胞隨著患病時間增長仍會時間衰退和老化,因此補充胰島是往往是必須的。

四、胰島素一天要補充幾次?

1.胰島素分為速效、短效、中長效、長效、超長效及預混型的。醫師會根據目前血糖控制狀況而開立適合的胰島素種類。

2.一天一次的基礎胰島素可有效控制飯前血糖,當血糖仍偏高時,應加入餐時胰島素治療。

五、胰島素治療一定要測血糖嗎?

      自行監測血糖可以清楚知道血糖波動情形,藉以調整飲食、運動和藥物劑量。胰島素治療患者若提供完整血糖數值醫       師可以精準計算合適胰島素劑量幫助您控制好血糖。

按我下載
2014/10/08

認識高血糖        

1.  什麼是高血糖?

當體內胰島素缺乏或產生阻抗性時,我們所攝取的食物變成葡萄糖後,無法被細胞有效利用,進而造成血液中血糖過高。

2.  高血糖原因

(1)  合併其他疾病

(2)  自行停止口服降血糖用藥或胰島素

(3)  飲食過量

(4)  脫水

(5)  情境壓力

(6)  不知道有糖尿病或未適當接受治療

3.  急性高血糖有哪些?

(1)糖尿病酮酸中毒

主要發生於年輕的第一型糖尿病人,但第二型病人也會發生。因胰島素嚴重缺乏,使血液中葡萄糖無法輸入細胞內而囤積於血液中。當血中葡萄糖濃度高達250mg/dl或當血中葡萄糖高於475mg/dl時酮酸中毒將會快速演變(24小時內)。且血中出現酮體是因為胰島素缺乏而對抗胰島素的反向調控素濃度過高使脂肪組織的三酸甘油脂分解成游離脂肪酸在肝臟轉變成酮體。當酮體濃度上升時,酮體及葡萄糖會因滲透性利尿作用經腎臟排泄,水份經由此大量流失而導致脫水,脫水會使血液葡萄糖濃度上升而加重高血糖。酮酸中毒包括要素有高血糖、血中出現酮體、酸血症等。

(2)高滲透高血糖症

主要發生於第二型糖尿病人,多半是年紀大者,或伴有一些感染、中風、使用類固醇、利尿劑等藥物,或是糖尿病初發症狀(未曾診斷糖尿病)時。當血糖在180mg/dl以上時,腎臟無法繼續保留葡萄糖,而伴隨水份流失減少腎臟的血液灌輸,而加重脫水。若無適時補充水分則將導致嚴重脫水,使高滲透壓及電解質流失,使急性更嚴重。高滲透高血糖症血中葡萄糖濃度常高於600mg/dl以上甚至1000mg/dl,滲透壓高於320mOsm/kg,血中與尿中不會有明顯酮體反應。

 

4.  高血糖有什麼症狀會出現

(1)  輕微者會口渴、多尿、體重減輕

(2)  噁心、嘔吐、腹瀉

(3)  皮膚乾燥、脫水、眼眶凹陷、心跳加速、姿勢性低血壓

(4)  酮酸中毒者呼吸深而快、呼氣有水果味

(5)  嚴重時,引起神智不清、甚至死亡

 

5.  高血糖要怎麼處理

(1)  立即檢驗血糖值

(2)  多喝水

(3)  立刻求醫

 

6.  如何預防高血糖

(1)  按時服藥或注射胰島素

(2)  遵守飲食原則

(3)  每天監測自我血糖

(4)  每天按時運動

(5)  按時回診就醫及追蹤

(6)  了解自我高血糖之症狀,已提高警覺

按我下載
2014/10/08

  血糖自我監測

        ◎定期測血糖,掌控病情較佳

血糖自我監測,是指在不同時段測得血糖,了解自己血糖的高低,以作為調整飲食、活動量的參考,並可提供醫師,藥量的調整,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內。通常患者在回診中所測得的空腹(餐前)及餐後血糖,僅能代表就診當天的血糖狀況,無法真實呈現平日在家中的血糖控制全貌。而糖化血色素( HbA1C )雖然能估算過去三、四個月的血糖平均值,卻無法得知這段時間血糖的波動情形,更無法在血糖發生變化時,即時調整飲食、運動及藥物劑量。

可見單靠回診時所做的檢查,無法提供充分的資料給醫師做為調整處方用藥的參考。唯有在家中確實執行血糖自我監測,才能解決這項難題。

 

正常空腹及飯後血糖值是多少?

糖尿病患正常空腹血糖值(指尖)是70-120mg/dl,飯後2小時小於160mg/dl。

 

因每人治療計劃不同,每天應測幾次血糖則因人而異

1. 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可每天測四次(三餐前、睡前),了解原因,調整飲食,藥物劑量。

2.控制良好的人,可測飯後2小時血糖,一週最少測兩次。

 

        ◎哪些情況需要增加監測次數?

1.當你生病時。

2.當你感覺血糖不穩定時(過高或過低)

3.你的進食活動和平日不同時,如外出旅行。

4.有劇烈運動時。

 

如何記錄血糖值?

1.每次測出血糖時應立即記錄於血糖記錄本。

2.記錄本上應註明日期、時間、胰島素劑量。

3.備註欄上註明低血糖症狀及處理方式,或是高血糖時,可註明原因,

如:進食過多、聚餐、感冒等特別問題及處理方式。

 

為什麼要保存血糖記錄?

保存記錄主要是:

1.瞭解生活改變對血糖的影響。

2.醫師利用結果調整治療計劃。

定期攜帶血糖機及血糖紀錄冊至院所以利治療評估。

 

怎樣才不會影響檢驗結果?

1.試紙不要過期。(試紙易受潮,開封後需三個月內使用完畢)

2.血量要足夠。

3.操作程序要正確。

4.採血處消毒後,等酒精乾了再採血。

5.定期校正儀器,與保養維護。

按我下載
2014/10/08

       糖尿病與藥物治療

() 口服降血糖藥物的適應症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經嚴格飲食控制和運動配合後,血糖仍控制不佳者。
() 口服降血糖藥物的作用
1.刺激胰島細胞釋放胰島素。
2.增加細胞利用胰島素的能力(降血糖藥物不是胰島素)。
() 禁忌使用情況
1.糖尿病孕婦。
2.有明顯的肝腎功能障礙者。
3.對口服藥有過敏現象者。
() 口服降血糖藥物的副作用
1.胃腸不適:噁心、嘔吐 食慾不振、脹氣.腹瀉、口中苦澀感、心灼熱感。
2.皮膚發癢、紅疹。
3.低血糖。
4.肝功能異常、黃疸。
() 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應注意事項
1.知道那一顆是降血糖藥物。
2.每日按時服藥,不可任意增加或減少劑量。
3.口服降血糖藥物,原則上於飯前半小時服用(有腸胃不適者,可以飯後服用)但勿於睡前服用。
4.服藥時,仍需執行飲食控制及持之有恆的運動。
5.檢查血糖當天,抽完空腹血糖後,要立即服用藥物及半小時後進食早餐。
6.生病時仍需按規定服藥,注意進食,並立刻求醫。
7.每半年需檢查一次肝、腎功能。
8.口服降血糖藥物失效時,應聽醫師的勸告,加強控制飲食或改打胰島素。
9.應隨身攜帶方糖,以預防低血糖發生。
10.如有嚴重燒傷,重大開刀及重度感染時,應暫時改打胰島素。
() 注射胰島素的適應症
1.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
2.糖尿病酮酸血症。
3.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酸性昏迷。
4.糖尿病孕婦。
5.飲食控制及口服降血糖藥無效者。
6.對口服藥有不良反應或過敏現象者。
7.有明顯的肝、腎功能障礙者。
8.重大手術的病人。
9.處於重大壓力下,如:頭部外傷、心肌梗塞。
() 注射胰島素的副作用
1.低血糖症。
2.過敏反應:如局部紅腫、發癢、蕁麻疹。
3.暫時性水腫或視力模糊。
4.胰島素抗阻性。
5.局部皮下脂肪增生、萎縮、硬塊。

() 注射胰島素的注意事項
1.合打清的和濁的兩種胰島素的時候,必須牢記先抽清的,再抽濁的,這個順序絕不要弄錯。
2.抽取濁的胰島素之前,放在兩手掌之間滾動,使其混合均勻。
3.注射器中有氣泡時,須將其完全排出。
4.絕對避免將濁的胰島素打到血管裡面,注射時必須反抽,注意有無插至血管,若有回血則重新注射。
5.注射部位須每日變換,注射某一部位後,在兩星期內不要在離此一部位二公分的範圍內注射。
6.清的和濁的胰島素混合後,最好馬上注射,否則放置一段時間後,作用會起變化,無法預測。
() 胰島素的保存方法
1.注意瓶上的有效日期。
2.胰島素外觀有變化時,例如沈澱、結塊則應丟棄。
3.已啟用的胰島素,可放置在陰涼處,不直接受到日曬或烘烤就可以保持正常的性能。天氣太熱時則需要放在冰箱下層冷藏,不可冷凍,以避免破壞胰島素的性能;使用時並應讓胰島素在窒溫下放置5-10分鐘,適應溫度後再抽取(注射冰的胰島素,對組織是非常刺激的)。
4.胰島素如未開啟過,放在2-4°C溫度下可保存2-3年左右。如已開啟過,放室溫下25°C可保存一個月。
5.旅行時,胰島素應放置在隨身皮包內,避免暴露於高溫下,因高溫下胰島素易變質。

 
 

 

按我下載
2014/10/08

急性合併症-低血糖

 

何謂低血糖?

低血糖定義是指血糖值低於70mg/dl,或者血糖值仍在正常範圍內,但當血糖濃度由高急速下降時也可能會發生低血糖症狀。而且這些症狀在進食後有明顯改善,就可診斷為低血糖。

低血糖症狀(低血糖發生時,可能會有下列一個或多個症狀)

1.自主神經症狀:低血糖初期會有飢餓、發抖、冒冷汗、心悸、心跳加快

2.中樞神經症狀:嗜睡、意識不清、抽筋、昏迷

3.非特異症狀:虛弱、視力模糊、頭痛、頭暈、噁心、嘴唇發麻等。

低血糖原因

1. 抗糖尿病藥物或胰島素使用過量,如:服用降血糖或注射胰島素後未進食。

2. 罹患肝臟或腎臟等其他疾病。

3. 未進食、進食量過少、延誤用餐

4. 空腹運動激烈運動、運動時間過長未及時補充食物。

5. 喝酒或同時服用阿斯匹林、磺胺劑或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

發生低血糖時,該怎麼辦?

意識清楚者:

立刻喝120毫升的果汁或汽水,半杯水加二茶匙糖,2-3塊方糖,每10-15分鐘一次,直到症狀改善,最好並能監測血糖。若連續兩次後,若仍未改善,立刻送醫院。症狀改善後,再酌量吃些牛奶、土司或餅乾等。
 

意識不清者:

※將頭側放,用糖漿、蜂蜜、果糖或急救糖膠塗於牙縫或舌下,每十分鐘一次,並立刻送醫治療。
肌肉或皮下注射昇糖素,嬰兒0.25毫克、5歲以下兒童 0.5 毫克、成人 1 毫克,並立刻送醫治療。

 

如何預防低血糖再發?

    1、記住自己低血糖症狀:低血糖症狀因人而異,應注意自己的症狀,以便及早處理。

    2、注射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時劑量要準確,且於使用後按時進食

    3、需按時且定量進食三餐及點心

    4、從事劇烈運動或長時間運動時,需要額外補充點心

    5、外出時應隨身攜帶糖果、餅乾等,以備低血糖時食用

    6、隨身攜帶糖尿病護照或識別卡,裡面記載家人、親友或醫院聯絡方法,萬一發生低血糖時可以爭取緊急處理的時間。

按我下載
2014/10/08

      糖尿病的居家照護

() 皮膚及足部照顧的重要性
前言:由於糖尿病引起神經病變,末梢血管動脈硬化,所以常引起皮膚及足部病變,主要是由於:
1.感覺遲鈍:神經病變使皮膚對溫度疼痛的感覺變得遲鈍,容易造成傷害。
2.末梢血液循環差:動脈硬化致血液供應不足,使傷口癒合不良,引起發炎、感染、壞疽,嚴重時必須截肢。
3.抵抗力差:傷口不容易癒合,所以必須注意皮膚及足部的保護。(每天須檢視足底處受力的部位)
() 手部和皮膚照顧
1.保持雙手乾淨,以潤膚膏塗抹。
2.以指甲剪修剪指甲,避免剪大短,若指甲太硬,先以溫水浸泡或洗澡過後再修剪。
3.搔癢時不要用指甲去抓,可用拍的方式。
4.選用中性香皂,皮膚過於乾燥者以不使用肥皂較好。
5.若皮膚有傷口及感染時不可任意用藥,小傷口者可自行處理,先清洗再消毒傷口並保持傷口乾燥,再以無菌紗布覆蓋,若傷口持續一星期不能癒合或有擴大現象就應請醫師處理。
6.女性病人因血糖高,會陰部比較容易感染和搔癢感,故每次小便後,應以溫水沖洗,洗後擦乾,以防止感染或減少發癢及濕疹情形。<擦拭會陰部要由前往後擦>(當血糖控制平穩時,搔癢症狀會自然減輕)
() 口腔衛生的保健
1.糖尿病口腔清潔比較差,對細菌抵抗力低,人唾液分泌少,所以清除口內雜物的能力也降低,易發生牙周病,因此要特別注意口腔保健。
2.每次進食後最好刷牙或漱口並用牙線,隨時剔除牙縫殘留的食物,減少牙周病的發生,因牙周病可能促使糖尿病控制惡化。
3.改善糖尿病的控制,有助於減少牙周病的發生。
4.定期牙齒健康檢查,預防口腔疾病並提醒牙醫師自己是糖尿病病人。
5.患者看牙醫師前,請先進食,以免治療後暫時不能進食而發生低血糖反應。
() 足部護理
1.每天清潔足部並檢查足部一次,檢查足部腳趾間、足底部位有無膿疤、紅腫、抓傷、青紫、雞眼等現象,有任何問題應立刻請醫師處理。
2.水溫不可過冷或過熱,應先用手或手肘測水溫,預防燙傷以溫水為宜。
3.用乾淨軟毛巾擦乾,特別注意腳趾之間。
4.腳部皮膚乾燥時,用乳液潤滑皮膚。
5.修剪趾甲時,要在光線明亮處修剪以防外傷(不要用剪刀或小刀修剪趾甲)。
6.假如病人視力不佳,以致檢查足部有困難時,則可利用鏡子或請家人幫忙。
7.趾甲不可修剪大短、邊緣應直線修剪,勿在趾甲邊緣挖肉,以防甲溝炎,並用鈍頭挫刀磨光兩側邊緣。
() 鞋襪選擇的注意事項
1.鞋子選擇軟皮、合腳、低跟的。
2.襪子要能吸汗,如棉襪。
3.襪子每天更換,保持清潔,不應有破洞。
4.新鞋不可穿太久,第一大只穿半小時,以後每天增加一小時。
5.外出時不可穿拖鞋,以防外傷。
6.不要只穿鞋子,不穿襪子。
7.至少應備兩雙鞋子更換穿著,以維持其內部的乾燥。
8.穿鞋前應詳細檢查鞋內有無異物。
9.冬大夜間較冷時,可以穿毛襪睡,切忌使用熱水袋、電暖爐,以免燙傷。
10.下列情形會減少血液循環,應避免之
(1) 抽煙
(2) 坐時變腿交叉
(3) 曝露於太熱或太冷的溫度下

 

按我下載
2014/10/08

         服用抗糖尿病藥物常見的問題

1.空腹來醫院抽血或檢查時是否可以服用抗糖尿病藥物?

答:空腹來醫院抽血或檢查時,暫時先不服用抗糖尿病藥物,等到抽血或檢查完成要用餐的時候,再依照用藥指示服用抗糖尿病藥物。

2.何種情況下不適合用口服糖尿病藥治療糖尿病,而需要用胰島素注射治療?
答:胰島素的臨床用途愈來愈廣泛,不僅是第1型糖尿病人賴以活命,其他胰臟疾病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都要使用胰島素治療;而第2型糖尿病人,有以下情形也要使用胰島素治療,而無法用口服降血糖藥來治療:

(1)、

口服降血糖藥物反應不佳時。

(2)、

肝腎功能不佳。

(3)、

初發病時血糖太高,常需暫時先用胰島素控制。

(4)、

血糖太高,為了解除葡萄糖毒性,也需先用胰島素治療。

(5)、

急性壓力期如手術、外傷、感染等。

(6)、

急性高血壓狀況,如高滲透壓高血壓非酮酸性昏迷。

3.口服糖尿病藥物是否會造成腎臟功能變差?

答:口服抗糖尿病藥物本身雖經肝臟或腎臟排泄,但是在正常劑量使用下並無肝腎毒性;甚至服藥後血糖控制良好,反而可改善腎臟功能,或減緩腎病變的惡化速度。肝腎功能嚴重不良時,不能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藥物的主要理由是:當肝腎功能嚴重不良時,會使口服抗糖尿病藥物的排泄速率變慢,體內累積的殘存藥量增加,造成低血糖等副作用。

4.假如上一餐的糖尿病藥忘記吃了,在下一餐時可以兩次劑量一起吃嗎?
答:口服抗糖尿病藥物,是不可以隨意自行加減劑量的,常常病患會有忘記吃藥的情形發生,這時只需補吃一份藥物就好,不可兩分藥物同時吃。

 

按我下載
2014/10/08

         認識糖尿病

 

【甚麼是糖尿病】

正常情況下,身體會將吃進去的澱粉類食物轉變成葡萄糖,做為身體的燃料。胰島素是由胰臟製造的一種荷爾蒙,它可以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內,提供熱能。糖尿病人因為胰臟不能製造足夠的胰島素,葡萄糖無法充分進入細胞內,血糖濃度就會升高,形成糖尿病。

【為什麼會發生糖尿病】

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體質相當有關係,其他如肥胖、情緒壓力、懷孕、藥物、營養失調、都會促使糖尿病發生。但是糖尿病絕對不是傳染病,不會傳染給別人,也不會受別人的傳染。

【誰易得糖尿病】

1.近親有得糖尿病者   2.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3.體型肥胖者

【糖尿病的症狀】
發病初期,大多數人完全沒有症狀,除非做健康檢查,否則不易發現。漸漸血糖上升較高時,才會出現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易疲勞、皮膚搔癢、視力減退、抵抗力減低和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

【糖尿病的診斷】

Ø   糖化血色素 ≧ 6.5

Ø   兩次空腹血糖≧ 126 mg/dl,空腹定義 : 至少8小時未攝取熱量

Ø   高血糖症狀:多喝、多尿和體重減少,隨機血糖≧ 200 mg/dl

Ø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個小時血糖≧ 200 mg/dl

【糖尿病慢性合併症】

1大血管病變腦中風、心肌梗塞及足部病變;足部的血液供應減少,造成間歇性跛行、足部冰冷、感覺異常、易感

 

                          染、傷口癒合慢約有一半的截肢病人屬糖尿病病人。

 2眼睛的病變:糖尿病是造成成人失明的主因,常見的病變有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青光眼。


 3神經病變包括自主神經或週邊神經的短期或長期受損。引起心悸、腹脹、便秘、腹瀉、失禁、小便困難、姿態性                         低血壓、性功能障礙、手腳發麻及刺痛、感覺遲鈍   

 4腎臟病變:引起水腫、蛋白尿、血壓上升等症狀,甚至腎衰竭引起尿毒症,而需要終身洗腎。

 

糖尿病怎麼治療】

尿病的控制有賴於飲食、運動、和降血糖藥物三者間的互相配合。

若能將空腹血糖值控制在80~120mg/dl,飯後兩小時血糖值控制在80~160mg/dl,則較理想。

 

【血糖控制方法】

1.飲食控制

均衡飲食:奶類、魚、肉、豆、蛋類主要是提供蛋白質。主食類(碳水化合物)及油脂主要是提供熱量。蔬菜類及                       水果類主要提供礦物質及維生素。

定時定量: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有助於維持理想體重和血糖平穩。

高纖低脂:多攝取含高纖維的食物,可減緩醣類的吸收。

少糖少鹽:應盡量避免吃精製糖類或加糖的食物,如:蛋糕、西點、冰淇淋、汽水、糖果、蜜餞等。

少酒戒煙:應盡量避免抽煙喝酒,若應酬需飲酒時,要限量飲用,避免空腹喝酒。

2.適度的運動

運動以能增進肌肉使用氧氣,迎合能量需求的有氧運動最佳,例如散步、慢跑、有氧舞蹈。運動時間勿在飯前(空腹時)或飯後一小時內,最好飯後1~2小時,連續三十分鐘,至少一週三次才能達到效果,注意自己心臟負荷程度,切勿勉強。

3.按時服用藥物

藥物治療中有注射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要注意「低血糖反應」。藥物治療時,若有空腹的強烈飢餓感、顫抖、心悸、冒汗,或是易怒、意識不集中等症狀,有可能是低血糖反應,最好立即接受血糖值測定。外出時,可攜帶糖果等食品在身邊,一旦有以上症狀,立刻吃糖果補充。

4.定期做複檢

定期至醫療院所做複查,隨時監測自己血糖值的變化,藉由醫護人員幫助,使血糖獲得良好得控制。

5.加強心理調適

糖尿病不只影響病患生理,也會影響心理、家庭生活、目前或未來的社會角色,而病患的心理狀況也會影響到血糖的控制。

 

 

按我下載
2014/10/08

                       糖化血色素的意義

 

一、何謂糖化血色素?

  血色素是紅血球中的一種蛋白質,它主要的功能是將氧氣帶到組織並將二氧化碳帶離組織。葡萄糖會附著在血色素上,直到紅血球被破壞為止。被葡萄糖附著的血色素稱為糖化血色素。血糖愈高,永久性附在血色素上的糖份就愈多。所以糖化血色素的百分比可以反映出紅血球生存期間內的平均血糖濃度

二、糖化血色素反應多久以前的平均血糖濃度?

  紅血球的平均壽命約四個月,所以糖化血色素可以告訴你過去三個月內你的糖尿病控制計劃是否成功。可幫助你確定你的血糖監測是否正確。糖化血色素不像飯前飯後的血糖值,容易受檢查當日的飲食內容而波動,是公認的糖尿病患控制血糖的更佳指標

三、糖化血色素的正常值是多少?糖尿病患應把它控制到多少?

  糖化血色素的數值表示紅血球中血色素糖化的情形。一般正常人的範圍約在4%至6%之間,血糖越高則糖化血色素就越高。糖尿病患的糖化血色素應該控制在7%以下,甚至是更嚴格的6.0~6.5%以下。

糖化血色素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平均血糖值

65

100

135

170

205

240

275

310

345

四、糖化血色素過高意味著甚麼?對身體有甚麼影響嗎?

  若糖化血色素高達9%,在這種情況下,眼睛、心臟、血管、腎臟等身體各組織,都將因長期浸潤在含過量葡萄糖的血液中,而陸續發生病變,導致糖尿病之慢性併發症,並間接提高了糖尿病的死亡率。若能有效控制並降低糖化血色素的值,則每降低1%,罹患眼睛、心臟、血管、腎臟等病變的機率,就可降低約15~25%。

按我下載